日本關西地區地方創生移地研究|2025/02/03~2025/02/09
亀岡市環境推廣中心
亀岡市致力於成為「能在國際引以為傲的環境先進城市」,透過亀岡市環境推廣中心「Circular Kameoka Lab」於2024年8月的開館及其他舉措,加速進行以循環環境經濟政策為核心的城市建設。
亀岡市在2018年發表「亀岡塑膠垃圾零宣言」,並於2019年比日本全國提前11個月開始實行塑膠袋付費化政策,此外還推行結合藝術推廣使用環保袋的「KAMEOKA FLY BAG Project」。2020年, 亀岡市被選為SDGs未來都市,並制定「亀岡市禁止亂丟垃圾條例」以及全國首例的「亀岡市禁止提供塑膠製購物袋條例」。該市亦於2023年2月發布「有機農業村宣言」,以推動有機農業的發 展,其先進的環境政策受到廣泛關注。
亀岡市*BRITA
亀岡市政府攜手BRITA公司推動減塑政策,積極鼓勵民眾自備環保杯。為促進環保行動,雙方在亀岡市的校園、商店等合作據點設立供水站,並由BRITA公司免費提供飲水機,方便民眾取用,實踐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的目標。
亀岡市政府與在地藝術家攜手合作,利用淘汰的飛行傘布、廢棄學校的黑板等材料,將廢棄物創意再造,製作成環保袋、高腳椅等實用生活用品,不僅賦予廢材新生命,更有效減少垃圾產生,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
亀岡市環境推廣中心官網:https://www.city.kameoka.kyoto.jp/site/prcenter/
BRITA官網:https://www.brita.tw/sustainability
Fogin
被群山環抱的亀岡盆地時常被濃霧籠罩,地方營造團體-般社團法人Fogin便取「Fog(霧)」「in(進入)」的含義,試圖在各式各樣朦朧、尚未釐清的課題及有限資源中,進行「創建可持續之城鎮循環」的嘗試。
Fogin曾經手過的企劃案有:透過市民及產學合作網絡,共同企劃在地生活學習體驗行程,將具千年以上歷史之亀岡當地文化風情介紹給訪日外國旅行者及來訪亀岡之遊客的「Japan Trip/Trek」及 「Harvest Journey Kameoka」;與產官市民合作來設計流域水源,以達成未來「與河川共生之亀岡2070」之系列城鎮營造工作坊;以
「由藝術再構築街景」概念出發來策劃的「周遊型藝術祭」等。
官網:https://fogin.jp/index.html
KIRIBUE
以「透過藝術創造歸屬」為理念,KIRIBUE與當地居民-同創造植根於當地風土的藝術,並致力於推動該地區的活化。 KIRIBUE於當地開展的藝術系列活動有:自2019年亀岡市的「亀岡霧之藝術祭」、由藝術祭契機而開展的古民家改建之地方藝術咖啡 館「KIRI CAFE」與線上學習系列課程「KIRI WISDOM」、藝術駐村、還有活用廢棄滑翔傘布料的購物袋品牌創立與產品製造「HOZU BAG」。
獲獎經歷:2019地方創生政策點子大賞地方公共團體部門地方創生擔當大臣賞受獎。
KIRIBUE官網:https://www.kiribue.org/
ROOTS
2013年自東京移住到京都京北的中山慶,於2019年與工業設計師背景的日籍台灣人曽緋蘭共同創立ROOTS,以「將里山智慧與世界連結」為宗旨,將京北傳承著古老生活智慧、技術、地方產業的 林業漁業工作者、農友、職人等人文資源進行梳理,並連結日本國內外教育機構、海內外旅行社,透過Study Tour等各式方案,將里山智慧傳遞給來自日本各地、亞洲、歐美各地的旅人學習者。另 外,ROOTS更整修當地三處百年歷史古民家作為住宿、交流據點。
獲獎經歷:2016京都信用金庫「京都企業家大獎・最優秀賞」
ROOTS官網:https://rootsjourney.jp/
Local Flag
1996年出生於與謝野町的濱田祐太,2019年在大學四年級在學期間,於人口兩萬人的家鄉創業,以當地生產的啤酒花進行精釀啤酒事業,並致力打造當地成為一個吸引人才、創造就業的可持續性營造社區。2020年,打造精釀啤酒品牌「ASOBI」,活用當地海岸廢棄牡蠣殼製酒,並成功進軍日本超市與餐廳通路;2023年,更自行籌措 8000萬日幣於當地建造精釀啤酒釀造所,以打造小鎮觀光資源。
獲獎經歷:2023「Forbes JAPAN 30 UNDER 30」、總務省「ICT區域活化大獎2016」獎勵賞、社會企業認證制度S認證(京都府北部第1號)
Local Flag官網:https://www.local-flag.com/
北但大地震之災後重建建築群
1925年的北但大地震(M6.8),造成豐岡市市區七成面積遭受到破壞,許多當地的木造建築房屋倒榻,更因為火災而造成大面積損壞。豐岡市為了災後重建,並推進現代化、增加耐火建築物,因而 以「半補助、半自費」的方式徵集願意投入興建鋼筋混泥土建築的對象,促成了豐岡市區於昭和初期特殊的建築地景-約50棟的混泥土洋風建築群。
如今,現在約有40棟仍然存在,散佈在車站的前的「大開大通(大開通)」與「宵田商店街」,有多棟成功登錄為文化財,成為特色的災後重建之近代化建築群。
豐岡復興建築群官網:https://web.pref.hyogo.lg.jp/ks20/documents/06shiryou22.pdf
豐岡市東方白鸛共生課
東方白鸛是日本最大的鳥類之一,曾經因為水田面積減少、大量農藥使用等因素,從日本的天空中消失。但經過豐岡地區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推動無農藥稻田栽種等方式, 恢復水田、河川等自然環境,因而讓這個原先瀕臨滅絕的物種起死回生,成功回到大自然生活,目前超過300隻鸛鳥生活在日本的野外。 豐岡是至今依舊為東方白鸛的復育努力,其目標不僅是創造一個鸛鳥可以生活的環境,而是打造一個人與生物共存的環境。
獲獎經驗:2021永續農業推進大賞農林水產大臣賞、2006關西文化元氣圈特別獎
中文參考資料:〈初探日本東方白鸛復育歷程〉、〈東方白鸛陪日本孩子上學〉
與東方白鸛共存的豐岡市:https://toyooka-kounotori.com/tc/
藝術文化觀光專門大學(CAT)
以「深度戲劇展演」作為地方營造核心方向的豐岡市,其相關的施策有:豐岡戲劇祭、城崎國際藝術中心(KIAC)、藝術文化觀光專門大學等。
2021年創立、位於豐岡市的「藝術文化觀光專門大學」,以「紮根於地方的文化教育」為核心,是日本第一所「以藝術文化與觀光之兩視角學習地方活化」的公立大學,其目的在於培育此兩項專長的學生,並開拓「藝術文化觀光」的知識研究領域。在校教師多為世界活躍之藝術家、或是於藝術與觀光經濟領域的實踐者,課程有三分之一(800小時)是實習,試圖培養理論與實踐並進的人才。儘管強調紮根地方,但學校也重視國際視野,目前與韓國、德國、 台灣建國科技大學進行合作,推動交換學生與海外實習。
藝術文化觀光專門大學官網:https://www.at-hyogo.jp/
西粟倉・森之学校
「西粟倉村」是個僅有1500人、95%土地被森林覆蓋的小山村,近年來卻成了「地方創業」的聖地,吸引十多家公司至此創業、 100人以上移居,堪稱地方奇蹟。地方創業聖地奇蹟的序幕,是林業的加工事業。2008西粟倉村召開數場活化森林的意見交換會,經過數度討論,最後訂定「百年森林構想」,並自2009年展開了「百年森林事業」,同年專門家工、開發間伐材產品的「西粟倉村‧森林學校股份有限公司」誕生,由村公所、外部再生顧問公司tobimushi、76個村民共同出資成立,打造製材廠和加工廠。其主力商品「DIY木頭地磚」的推出,成了成功的六次產業化案例,帶動了村子裡相關的林業事業發展,更間接打造創業聚落的形象。
除了木材製品之外,在地更將木材廢料進行生質能源的轉換,將其作為鰻魚養殖的加熱能源(株式會社A-ZERO)、以及溫泉的加熱能源(粟倉溫泉元湯)。
西粟倉於2013年由內閣府選定為環境模範都市、2014由農林水產省選定為生質產業都市、2019年由內閣府選定為SDGs未來都市、2022年由環境省選定為減碳先行地區
獲獎經歷:2024新能源大賞財團會長賞、2015岡山大獎、木材設計賞農林水產賞等大獎
中文參考資料:〈窮鄉僻壤反轉為風格夯地,西粟倉村的奇蹟〉、〈在森林中開創新機日本西粟倉村的地方創生〉
西粟倉・森之学校官網:https://morinogakko.jp/
Studio-L
以社區設計師活躍於日本的山崎亮,走遍日本全國,舉辦由當地居民解決地區課題的研習會,制定由居民參與的綜合計劃,設計建築和景觀,策劃由市民參與的公園管理等,盼能透過「社區設計 (Community Design)」的方法,讓空間使用者直接參與設計過程,藉此改善各種空間利用、人口外移、高齡化、空間廢置等傳統空間設計無法顧及的課題。
獲獎經驗:2012Good Design Award(studio-L伊賀事務所)、 20102Good Design Award(海士町綜合振興計畫「海之幸福論」)等無數大獎。
中文參考資料:《社區設計》、《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在地整體照顧的社區設計》
Studio-L官網:https://studio-l.org/
天主教鷹取教會
1995年1月17日發生規模7.3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六千多名人員喪失性命、四萬多人受傷,24萬多幢房屋受損。神戶地區最大震度7,災情嚴重。由於阪神大地震的經驗,神戶市的防災教育、災難營救、災後重建成為日本指標典範。
天主教鷹取教會以地震全毀後奇蹟般留下的基督雕像,以及日本建築師坂茂所興建之「紙教堂」聞名(於2008年移築至台灣埔里)。該教堂曾是支援受災地的據點,教堂內還設有「野田·鷹取地震資料室」、社區廣播電台「FM YY」,至今仍是志工與當地居民交流及發佈當地資訊的重要基地。
中文參考資料:<紙教堂的故事>、<多元族群孕育出的殿堂>
天主教鷹取教會官網:https://tcc117.jp/index.html
SHEEPATH PARK
都市公園與民間用地一體化的「SHEEPATH PARK」位在大阪府泉大津市,占地約3.5公頃,於2023年正月式啟用。
此都市公園的一大特點為,其腹地同時包含民間活用用地,由被指定爲管理者的民間單位負責統籌運營。
以「官民合作、市民共創」為整備概念,從構思階段到完成,市政府與民間業者舉辦多次工作坊,積極促進市民參與。在這些市民參與活動中,誕生出專門策劃與運營公園活動的市民團體 「SHEEPATH PARK CLUB」,吸引超過150名當地居民參與,共同打造「人人可聚的豐富綠意據點」。
獲獎經歷:2024國土交通大臣賞「土地活用模範大賞」、2024第40回都市公園等大賞之特定主題部門(主題:牽引都市公園未来之先進舉措)「國土交通省都市局長賞」
SHEEPATH PARK官網:https://sheepathpark.com/